進入淡季以來,鋼材需求超季節性下滑,刨開眾所周知的臺風、水患和疫情影響,地產和基建段本身的疲軟才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基建的杯水車薪
鍍鋅螺旋管廠家據悉,7月挖機開工小時數106.2小時,環比6月減少3.3小時,同比減少15.8%,下滑幅度遠超全球主要國家。這一定程度上反應了7月以來,我國基建端面臨的困境。究其主要原因還是以下三點:1)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速度較緩。7月實際發行6568億元,全年發行進度僅為37%。“下半年會趕進度”成為多頭預判未來行情的貫口。但實際來看今年的新增項目大部分都處于較發達地區,欠發達地區項目少。而發達地區一般基建較為完善,新增項目中包含很多“新基建”,以及偏民生類項目,類似往年的“舊改”項目減少,這也就意味著基建對建材端的需求拉動力度也在減弱。2)7月份的臺風、暴雨天氣嚴重阻礙了項目施工。特別是水泥端受天氣影響較大,運輸和澆筑環節都受到暴雨的干擾,階段性降低了施工速度。3)建材價格高企導致施工成本激增,部分工程施工進度嚴重受阻。本身今年的項目資金就極為緊張,成本端的抬升進一步壓縮了項目的施工空間,這也是今年1-7月份以來一直面臨的問題。
8月基建段環比改善,不僅源于資金端的解綁,也有前期項目滯后的脈沖式回補,但幅度上看仍然沒有達到往年同期水平。政策端對基建投資的態度仍顯保守,主要仍以緩解經濟下行壓力、支撐經濟增長為主要目標,很難再出現過去那種“強心劑”的作用。
地產的自身難保
另外一邊,作為螺紋鋼需求大戶的地產,需求的下滑預兆出現得更早,得溯源到去年提出的“三條紅線”政策,即用剔除預收款項的資產負債率、凈負債率、現金短債比三項核心指標來劃分房企檔位,從而讓優質企業能夠獲得更多融資優勢,高杠桿企業能夠“減重降負”,整體降低地產行業的金融風險。
正好滿一年的“三線四檔”政策度過了前期的摸索階段,有效地優化地產端的結構性改革。但在改革的陣痛期,也出現了很多高負債企業融資壓力大幅抬升,項目開工困難,施工進度受阻的情況,其中最為典型的包括恒大、華夏幸福等頭部地產企業。恒大被約談也體現了國家在地產端的嚴格監管態度,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的決心,目前仍然是以防范地產金融系統性風險為主要任務。除了“三條紅線”之外,集中供地、拿地銷售比和地方“因城施策”等也進一步加強了房地產監控,留給地產企業的操作空間已然不大。
在這樣的強監管下,地產企業也紛紛開展“自救”行動。最踏實可行的就是加快地產銷售速度,加速資金回流。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高達88635萬平方米,同比上升27.7%,增速一度回到2016-2017年地產高速增長期的水平。
地產開發資金來源同樣可以看到地產企業的努力。上半年開發資金來源增速排名前三的是其他資金(39.18%)、各項應付款(16.8%)以及自籌資金(11.9%)。往年始終維持正增長的國內貸款增速則回落到-2.4%,負增長的同時還有惡化的趨勢。地產企業已經明顯從前期的高杠桿轉向使用經營性現金流,自身流動性成為約束地產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將推動整個地產行業從外生野蠻擴張向內生增長演變,降低行業的金融風險。
除此之外,今年因為集中供地的原因,各地的土拍進度有所減緩,地產企業的拿地熱度也有降溫。上半年,地產企業土地購置面積為702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了11.8%。部分地區第二批集中供地的時間也往后移,6-8月的土地成交滑入谷底。同時,為了降低自身的負債水平,地產企業的分拆和收并購也開展得如火如荼。據貝殼統計,2021年上半年上市房企收并購數量高達105次,涉及金額約10505億元,約占去年全年的88%,地產內部的去蕪存菁也在悄然默化地進行著。
把視線拉回到近端,從4-5月份銀行開始加速收緊對地產的資金投放以來,地產的新開工明顯受阻。按照往年的慣例來看,前一年年底購置的土地會轉化成當年旺季的新開工項目。但今年這一慣例被打破了,因為資金收緊以及疫情、水災等外生因素影響,7月的新開工同比出現大幅回落,當月同比僅為-21.5%。上一次出現這種程度的下滑,還是去年疫情爆發的2月。數據出來之后,本就上漲乏力的螺紋鋼期貨暴跌2天,下破5000的重要整數關口。
近幾周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今年下半年需求不及預期的事實。從數據上看,今年一季度的新開工同比2019年下滑了6.6%,二季度新開工同比2020年下滑了6.1%,項目總量的下降是不爭的事實。疊加今年缺少前期項目趕工、舊改項目投放量,下半年總的建材需求下滑肯定要超過6%。另外,今年螺紋鋼、水泥價格高企,嚴重擠壓了中間環節的囤貨意愿,雖然不影響最終下游的消費量,但也在節奏上拖緩了下半年的需求釋放。
制造業的柳暗花明
在地產、基建低迷的2021年,制造業卻從去年疫情的泥淖中爬了出來,成為了支撐鋼材需求的有力組成。大類上,包括汽車、家電、挖掘機、重卡等大頭的產銷數據并不如人意,但實際很多我們數據難以涉及的領域確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有了很大的改觀。表現最搶眼的是船舶制造。受到疫情影響,資源調配需求催生了去年開始的這波航運市場牛市。沉寂多年之久的造船業收獲了大量新建和改造訂單,迎來了井噴式復蘇。據Clarksons統計,上半年全球新接訂單6511萬噸,同比增長270%;工信部統計,國內上半年新接訂單3824萬噸,同比增長207%。同樣大規模增長的還有配套的集裝箱生產,上半年國內金屬集裝箱產量10442.4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68.2%。造船業和集裝箱業的牛市對制造業鋼材的需求有極大的提振。
除此之外,涉及方面更廣的日用制品方面增速同樣喜人。雖然我們難以從數據上直觀去判斷這一塊的增長速度,但是我們可以從原料端普碳冷軋和不銹鋼的需求來判斷制造業的景氣程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卷板的冷熱價差就一直遠超出季節性同期水平,這一方面是因為海外煉鋼軋線受到疫情影響,難以滿足海外的鋼材需求,另外一塊也是國內的制造業復蘇導致的。隨著海外鋼材開始自給自足,國內卷板價格的出口拉動有所減弱,冷熱價差也高位回落,但目前仍然高于同期正常水平。
不銹鋼具有內生增長性,會逐步淘汰可替代的部分鋼材份額,但如果需求增速過快的話也能體現制造業的增長。數據顯示上半年不銹鋼表觀消費量1464萬噸,同比增長28.4%,絕對值看也要強于去年下半年。不銹鋼的需求增速不容忽視。
行情研判
種種不利因素導致了今年淡季的需求要遠遠弱于過去兩年的同期水平,即便如此,因為鋼廠限產的原因,淡季庫存仍然能夠維持,并未因為需求過差而出現累庫問題。
鑒于較差的開工和資金情況,我測算的下半年地產基建端平均需求-12%的增速預計,抵消來自制造業和出口端的增量,下半年鋼材需求下滑幅度平均接近10%。在需求給定的前提下,下半年的庫存去化速度就取決于鋼廠限產的力度。按照之前的平控計算,下半年粗鋼的產量必須減少5800萬噸,限產幅度約10%,產量走勢和2019年相似,和需求下滑幅度接近。
但考慮到7-8月實際的限產力度要超過10%,后續也可能會有更加嚴苛的限產舉措,整體供應端的減量可能會小幅超過需求端,最終導致旺季的去庫加快。
這是鋼材平衡表級別的變化。但是考慮到鋼材價格,不能簡單根據庫存變化來預測。回溯過去幾年鋼材利潤的走勢,往往會因為供應端的短期沖擊而出現利潤快速上沖,但絕大部分時間仍然走的是需求的邏輯。如果旺季之后,鋼材庫存并未去化到一個緊迫程度,需求依然會因為項目、資金問題持續下滑,供需雙弱下,利潤也很難維持現在的高位。但是如果庫存去化過快,絕對值過低,市場開始走低庫存邏輯,那也有可能出現擠倉行情。
而成本端,因為自身基本面的不同,鐵礦和焦炭的走勢相悖。但中長期在限產的大格局下,原料端依靠自身基本面的利多很難持續,成本單邊上行的可能性極低。疊加利潤的萎縮,旺季之后3pe防腐鋼管的價格有較大的下行可能。